孫臏兵法 注、譯、分析: 兵法叢刊,戰場商場的制勝寶典

· 兵法叢刊 Book 7 · 谷月社
4.7
3 reviews
Ebook
167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概述

《孫臏兵法》傳為戰國時代孫臏所作,但該書已失傳多時。

1974年6月7日,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省臨沂銀雀山發掘西漢前期的兩座墓葬中,發現了已經失傳多年的《孫臏兵法》竹簡。

《孫臏兵法》雖然能夠重新出土,卻因在墓地中遭受達兩千多年的水土浸漬,致使嚴重缺漏,難以完整窺探。

不過,經過專家用心整理,在缺陷中,《孫臏兵法》仍舊有其高度的價值,透過《孫臏兵法》,讀者仍可以深度掌握孫臏的兵法要略,以及體會這一位傑出將領的實戰經驗。
 

思想

縱觀《孫臏兵法》十六篇,在繼承孫、吳軍事思想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首先,孫臏在《威王問》中闡述了戰爭是政治鬥爭工具的戰爭觀。

他明確地說,戰爭不是什麼別的,而是先王傳佈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為社會創造和平的生活環境,但是,依靠空口說教辦不到,所以才舉兵繩之,用戰爭的手段禁止爭奪。然而,戰爭 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並不是可以經常使用的。戰勝固然可以存亡國,繼絕世,而一旦戰敗,則會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對待戰爭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戰爭的國家一定滅亡,貪圖勝利的人一定受辱。孫臏的這種戰爭觀顯然比《司馬法》所說的以戰止戰的思想更加深刻。

戰爭作為布道的手段,進行戰爭一定要合於義,戰而無義,天下無能固且強者。經濟是戰爭的基礎,只要有充足的物質準備,小城照樣能鞏固堅守。在《強兵》篇,孫臏又進一步提出,要想強兵,當務之急在於富國,明確揭示了戰爭對於經濟的依賴關係,在理論上發展了孫武所提出的因糧於敵,取用於國的論題。

其次,發展了孫武任勢的軍事理論,明確提出了因勢而利導之的作戰原則。《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孫臏貴勢,這指明了孫臏兵法的特點。勢是戰爭態勢,是敵我雙方軍事實力(包括兵力、武器裝備、軍事物資等)的佈局。孫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勢,即駕馭戰爭態勢的思想。孫臏則在任勢的基礎上,提出創造和爭取有利作戰態勢的各種原則。他在《威王問》中說:勢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應當在創造優勢的條件下進行。

Ratings and reviews

4.7
3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孫臏,生卒年不詳,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原名不詳,因受過臏刑故名孫臏。
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孫武的後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明末清初有以孫臏、龐涓生平為原型的歷史小說《孫龐鬥志演義》,使孫龐鬥智的故事廣為流傳。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家世出身
孫臏的先祖是陳國公子陳完,陳完的曾孫陳無宇有子陳書,因討伐莒國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改名孫書,封於樂安作為食邑,是媯姓孫氏的始祖。孫書之子孫憑生孫武,孫武因躲避齊國國內發生的陳、鮑、高、國四族之亂而出奔吳國,有子三人,孫馳、孫明和孫敵。次子孫明有子孫順,孫順有子孫機,孫機有子孫操,孫操即為孫臏之父。  但唐代孫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卻記載孫臏是衛武公的後代。
逃奔齊國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二人一起拜師學習兵法。龐涓後來出仕魏國,擔任了魏惠王的將軍,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視。孫臏到魏國後,龐涓嫉妒他的才能,於是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當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時,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齊國使者,用言辭打動了他。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逃奔到齊國的孫臏得到了田忌的賞識,於是他寄居於田忌門下擔任門客。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